桂林市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 10:27:2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是城乡民众重大过节的日子。 这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中,与家里的人合家团聚,所以又俗称为团圆节。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有的地方迎神赛会、祭月、烧 柚香、吃月饼等活动。这些古老的节日祭祀活动,昔日在桂北各县都甚为流行,且桂林的北边与南边各县有大同而存小异,这从古县志中足以证实。

  《临桂县志》中只载:“八月十五,中秋供月”几字。《灵川县志》 中则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陈瓜果,烧柚香以祀月。一、五两区有迎神赛社之庆会,优巫歌舞,击缶侑神,戚友借以欢聚(按,六月祈苗,八月赛社,此礼之犹存于乡者,所谓秋冬报赛田祖者也)。” 由此可见八月十五的一些祭祀活动不仅在桂林各县存在差异,就是一个县域内,因地域和信奉不同所开展的节日活动也有差异。

  灵川县一、二区的迎神赛社,显然是江南传承来的遗俗,且与庆祝八月十五日土地神的生日有关。在《全县志》里,对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就较为详细了。其志云:“八月中秋,亲友各备饼饵相遗馈,谓 之‘月饼’。是夕,以线香环插于柚,用竹竿竖而燃之,圆如星球,谓之柚香,并陈饴饼,瓜果以祀月。凡少妇未育子者,其妯娌于是夕更 深时潜入家园中,摘瓜抱还,以小儿衣裙裹之,送入少妇床间,谓之 ‘送子’。俗谓瓜须偷来者方吉。”

  桂林南边几县,对八月十五日记述较详细的老县志是《平乐县志》,其志云: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自初一日至十五日止。亲友购备月饼互相投赠。前清时代,“中秋节”与“端阳节”并重,有拜节礼文,今则少有行者。“中秋”夜,作赏月之举。其在城市巨商大户,于楼台落实宴会宾客,合奏笙歌,对月畅饮。风雅之士,设灯棚,作文虎之会,饮酒赋诗以为乐。若夫家人妇子,间陈瓜果,剖饼饵,焚香品茗,围坐清谈,颇饶兴趣。与夫儿童,以西瓜、柚子去其瓤,刻透明花鸟,烛其中,或以纸制鸟兽,花果灯,结队笑歌,持以游行,天真盎然。城镇乡村,同此风尚。

  十年前,城市间多有于其屋之高处以长竿竖彩旗,悬纱灯,各逞繁华,小户及村居则以柚(柚)子满插香火,削竿杪贯入,矗然高植,远观如火球,成为节日独特的风景。

  八月十五日吃月饼之俗,传说当年曾受外族残酷统治,十家只准合用一把菜刀,十户要供养一个鞑子,百姓受尽了剥削压迫。于是,有人提出起事,便想出借送“月饼”为名来进行联络。在做月饼时,就将行动计划和起义时间暗藏在月饼之中,约定八月十五晚上统一行动。后来果然一举成功,杀掉了异族统治者——鞑子,百姓获得了自由和安宁的生活。因月饼在起事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八月十五吃月饼,送月饼既是纪念起事的胜利,也是合家团聚过上安乐日子的一种欢庆方式。八月十五日家家杀鸭过节,古今的说法相同,因鸭子与鞑子互为谐音,节日杀鸭子,其中就蕴含着庆祝杀鞑子获得新生和自由。这天晚上,在柚子上插满香,用竹篙高高的顶起,竖在门前的最高处,祭祀月亮,民间传说,那柚子便是代替被杀鞑子的头颅,以示残害百姓的人,是天礼都不容的。

  八月十五,正是秋收时节,五谷进仓,瓜果满室的日子。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酿懦米甜酒,做各式各样的懦米粑过节和馈赠亲友。


分享与传播桂林历史,让桂林人更了解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27 , Processed in 0.6409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