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风物志:诗意的秀山魅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7 15:20:2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防城港历史 于 2024-7-27 15:21 编辑

十万大山

  十万大山是岭南名山,东起钦州贵台,西至中越边界,横亘于防城港 市中部,其余脉直迫北部湾沿岸。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30~60千米,呈东北一西 南走向,属广西勾漏山系。山体由三叠系沙岩、砾岩组成,表土肥沃,植被丰茂。十万 大山峰嶂雄伟,平均海拔约800米,海拔达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主峰薯莨岭海 拔1462米,是防城港市的最高峰,也是桂西南的最高点。所谓“高处不胜寒”,虽然 十万大山处在低纬度地区,但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顶,几乎年年可见冰雪。

  十万大山体大而坡缓,较易攀顶,期间多宽谷,多溪流,宜农宜林,十万大山境内森林资源丰 富,各类物种繁多,是广西重要的林产品基地之一,松、杉、桉树的蓄积量居广西前 列,拥有广西最大面积的八角、肉桂等经济林,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的原生 地。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有三十多种,主要有蜂猴、黑叶猴、虎纹蛙、巨蜥、绿嘴 地鹃、狭叶坡垒、桫椤、紫荆木、竹叶楠、土沉香等。此外,药用植物也储量丰富,如 野人参、木耳、灵芝、香菇、砂仁、巴戟、茯苓、七叶一枝花等。

  四方山
  四方山绵亘于上思县的北部,是上思县与崇左市扶绥县天然的分界线, 东起那琴逢那林的朝交山,西至在妙的坝屯,长约40千米,为东北一西南走向,与东 南部的十万大山走向平行,平均海拔700〜800米,其中,蕾烟泰海拔8M.5米,为四方 山的最高峰。四方山属熔岩地貌,土层薄瘠,沟壑纵横,明溪暗河蜿蜒其间。西北部的 叫隆坳,是古代上思通往外部的重要隘口,民国年间上思至扶绥的西长公路就从此隘 口通过。四方山大部分原为荒山秃岭,1957年设国营平广林场。经持续多年的开发建 设,造林育林遂成大业。现四方山大部分地域被松林覆盖,郁郁葱葱。

  四方山有多处岩洞和地下河,形成独特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有弄怀岩、布透温土泉。

东山

  东山是十万大山的一条支脉,在防城区那梭镇中心地带。它东起那梭的大 村户木,西至大勉、北苍、北仑,北至扶隆、殿六、小峰、那勤一线,南至江平、马路两镇,方圆数百里。这里群山连绵,山势雄伟,险隘甚多。

防城江

   防城江源于十万大山南麓,经扶隆、那勤、大箓、防城等乡镇,沿途汇集 扶隆江、那勤江、大箓江、华石江等支流,注人防城港出海,全长98千米,流域面积 848平方千米,平均流量每秒58.7立方米。

上源分为三支:一源头于北基附近之兴贵顶(海拔937米〉及横马顶(海拔850 米),与北仑河之东北相背流,沿着十万大山东南山麓行,循西南一东北走向;另一源 头自大箓境之高雪隘、白石芽顶等高山,流至大箓约10千米再南至“锅厂”,与西北 来之一源相会至派涯以下,改向东南经中间墩:还有一源头自那梭之禾塘沥向东经华 石与上二支汇合经防城出海。

  沿江峡滩甚多,船只上下有赖于拉滩船。民国时期,上溯的船只靠人工拉纤,颇 为艰难。上行以食盐、副食、日杂、纱布、煤油、陶瓷为主,每船可载750〜1000公斤;下行以土特产为主,每船可载1250~1500公斤。大箓镇是上游货物的重要集散地。抗 战时期,大箓水上交通运输较为兴旺,经常有大宗援华物资停泊在大箓街“尽头潭” (又称“圹头”)的码头进行装卸。大箓至那勤、扶隆亦可通航。从大箓至那勤、扶隆的 拉滩船常航行的有二三十艘。此段受季节变化的支配.冬季水浅,河底暴露,不能通航。

  防城至江山两头龙河段,十多千米可出海,该段河床逐渐开阔,河水深度受潮汐 影响,载重几十吨的船舶可乘潮进入防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机帆船兴起,防城镇 设造船厂,组建水上运输单位,通过防城镇河段经渔彷岛出海。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至二十世纪后期,防城江的水上运输已逐渐淡出。

茅岭江

  茅岭江发源于十万大山南麓,古称渔洪江,是防城港市与钦州市的天然 界河。其干流长112千米,流域面积2959平方千米,江面最宽处两百多米,最深处十多米,江海相通,千吨级轮船可泊于茅岭镇沿河码头。

  茅岭江是防城、钦州两地内河交通运输的重要航线。1926年前.防城籍商人陈菊甫在大直、滩营、牛扼岭等地开矿,在竹山、黄屋屯开设矿产加工厂和收购站,在茅岭 和竹山装船运往北海转运出口。

  1939年1月15日,日本侵略军在防城企沙登陆的同 时,另一支侵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乘坐10多艘登陆快艇,从茅岭江河口长驱直入, 在茅岭江东、西码头登陆,然后向大直、黄屋屯进犯,窜袭南宁。日军还一度盘跟在茅 岭圩、牛栏山、开元璋等地,控制水陆交通要道,并在大直、滩营、大塘、滩里坡、黄 屋屯等地强迫百姓开采锰矿,把掠夺的矿产用木帆船运到茅岭临时军用码头,再经北 海转运日本。1940年10月初,日军被迫撤出茅岭各个军事据点。

  茅岭至东兴的水陆联运线也有较早的历史抗战时期,日军对我国沿海进行封 锁,海外爱国华侨捐赠的抗战物资和大批洋货从越南芒街向东兴口岸源源不断输人, 运往内地。东兴水上运输除钦州、合浦、北海、安铺的海上航线外,大部分货运物资、 商品靠东兴至茅岭的水陆联运,以拉滩船和民夫挑担联运的方式进行输送,成了当时 防城县的主要交通运输线。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对茅岭江航道进行炸礁疏浚,载重几百吨至千 吨级的货轮可乘潮从海上直达茅岭码头,,钦州大直、防城滩营出产的锰矿、钛矿、锡 矿及其他大宗农副产品经茅岭江运达各地。随着南防铁路、南防高速公路的开通,茅 岭江与之所构成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正日渐凸显其作用。

明江

  明江发源于十万大山稔板,是上思县最大的河流。从叫安乡那当村至双板 村平稔屯为东流,从平稔起折向北流,至县城东南1千米处转向西流。在县境内依次 流经叫安镇、思阳镇、在妙镇、华兰镇、平福乡等5个乡镇26个行政村,全长134千 米,向西流入宁明县境,转折汇入左江。

  明江有两条主要支流:一是平福河,由发源于十万大山的汗乐河、渠坤河、平岩 河等3条支流汇合而成,于平福乡岽僚村注人明江;二是公安河,是上思与宁明分界 河,由2条支流于公安村汇合而成,流经公安、板含、明旺、六改村和在妙乡的那苗村,于那苗村注人明江。

  明江航道从天成圩(今双板村)至迁隆河段,有大小滩涂42个。1949年前以小 木船运输为主,因滩多,运输极不方便。自在妙以下可通木船到宁明、龙州,是上思的 土特产品、木材和商品运输的重要水路航线。但因江面狭窄、滩多,丰水期每艘载量2500~5000公斤,枯水期仅能通航载重1500〜250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水利综 合治理,拦河筑坝,修建水库,明江航道分段通航。从明江的那板至那荡31千米,主 要用于水上木材运输;从那板水库坝首至平江农场25千米,有机动客船定期航班,年 客运量1万人次;从在妙至赖牙、那堪20千米,可通机动船、木船,有客货班轮,年 客运量1.8万人次;从县城以下至平福乡赖伍屯河段50千米,只能分段通行木船。

  明江航道是上思沟通外界的水上航线。清朝时期,从防城经怀隘、米军隘方向运 食盐、咸鱼等海产品到天成圩,再转装上小船运到县城,又转销往各乡圩场。从防城 经扶隆隘、北仑隘、北基隘等方向运来的食盐、海产品到平福圩,转装上船沿平福河 航道到在妙,再转销往宁明、龙州等地。

民国年间,十万山木材出境大部分利用明江、 平福河、公安河等三条河道扎排顺水而运,经在妙再转运到宁明、龙州等地;粮食、生 猪、土特产品,多用小木船运到在妙,换装大船转运宁明等地,年货运量1万吨,水运 木材1000立方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妙、平福两乡的公粮,大部分从明江水 运至南宁,计年运量500吨。在妙森林工作站利用明江航道每年往南宁输出木材1万 多立方米。

  明江干流上的那板水库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成,是发电、防洪、灌溉和养殖综 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广西水利建设重大项目之一。

北仑河

   北仑河发源于十万大山南麓,主要在防城区峒中镇宝鸡山自西北蜿蜒流 向东南,注人北部湾。河长107千米,流域面积709.7平方千米,其中下游为中越两国 界河。东兴市坐落在北仑河东岸,是一座美丽繁荣的边陲城市,与越南芒街隔河守望,两相依依。河上建有一座大桥,名曰“中越友谊大桥”。
北仑河的主要支流有那良江、北仑江、滩散江。水上运输以那良、滩散至东兴为 主要航线。

  在那良、滩散至东兴河段,拉滩船来往频繁,常年运输的拉滩船有四五十 艘,旺季达一百多艘。黄关、板蒙、板八至东兴常航行的有一百多艘。这些航线受季节 影响较大,春夏水旺可畅达,冬季水浅航行时断时续。每艘上行可载重800~900公斤, 下行可载重1000~1250公斤,一般都是人货混载。从那良、滩散等地运到东兴的大宗 货物有肉桂、八角、木制品、木柴、木炭、猪仔、鸡、鸭、豆类、花生、土糖、懦米及各种山货。

  从东兴运往那良、滩散各地的货物,大宗的有食盐、纱布、日杂、煤油、副食、大米、面粉、石灰、海产品等。航行时间,一般从那良下行6小时可达东兴,东兴上行 至那良12小时。滩散下行东兴1天可达,板八至东兴下行3天可达,上行10天左右 可达。拉滩船到达那良圩绝大部分停泊在车渡码头,此地江宽水深,装卸方便。以往 那良、滩散每3天为一圩期.拉滩船的运输三天两头到达,把上思、宁明各地运到那 良、滩散的土特产运往东兴,又把东兴食盐、大米、副食、海产品、日杂、煤油等运往 那良、滩散、板八,然后挑运到上思、宁明等地。

  东兴至竹山航线,约8千米可出海。此段河床广阔,水较深,不受季节支配,潮 涨时可通行百吨级的船舶。抗战时期,这段航线极其重要,除钦州、合浦、北海、安铺 等地的大吨位帆船来往运输外.还有本地那梭、江平、黄竹等处的拉滩船运送的肉桂、 八角、木柴等土特产产品直达东兴而东兴二十多艘大拉滩船(可载重4000〜5000公斤)则专从东兴驳客(货)运到竹山装上开往北海的轮船。1958年,航道经过炸礁整治,较大吨位的船舶可直航东兴。



分享与传播防城港历史,让防城港人更了解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20 , Processed in 0.5236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