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傩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31 14:17:3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桂林傩舞,是当地民间艺术的明珠,俗称“桂林跳神”。

  过去桂林乡村盛行跳神。乡民或在农历十月二十一日举行“还大愿”时,或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时都要跳神,“还大愿”民俗活动和庆中秋民俗活动,为桂林傩舞提供了孕育和发展的舞台。这些民俗活动围绕着“跳神”而展开、而呼应,将神与大自然搏斗、与鬼 邪搏斗的气概立体地展现出来。所以,一到活动期间,乡民们喜欢看跳神,参与民俗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桂林傩舞的艺术熏陶,对傩舞怀有深厚的感情。

  “还大愿”活动是桂林乡间三年一度的祈福祓邪、祈子求吉的风俗活动。过去时至农历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桂林乡村“还 大愿”都有跳神的,所以每年十月乡乡均能听见鼓声箫声。

  还大愿活动期间,村里村外热闹非常。村子专门有几亩公田, 其收获为“还大愿”跳神活动所专用,如聚餐和支付跳神“鬼师”的报酬等。跳神前两天,“鬼师”要摘柚子叶、竹叶烧水沐浴。到案桌敬香的人,也要用柚子叶水洗手解秽。前来看跳神的人们还要打醋坛,以驱邪去祟,充满原始神秘的宗教气氛。跳神的“鬼师”一般都是普通农民。在三天三夜的跳神活动中,要把三十六神、七十二相 一一跳遍,才能了却心愿。三十六神的内容,熔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一炉,将开天盘古王、广福王、鲁班等神的业绩,通过舞蹈和贺神歌表现出来。动作和歌词源于生活,非常写实。

如《贺盘古王歌》唱 道:

一神去了 一神当,先王盘古出岭来。

天皇地皇人皇降,三皇五帝定太阳。

但唱打开天地日,又无日月暗昏昏。

先王头发化草木,连心十指化石山。

将那两眼化日月,日照山河夜太平。

两耳将来化卦子,鼻孔将来定阴阳。

一 口牙齿化星头,骨肉将来化泥尘。

大肠化为五湖海,小肠化为五岭脉。

盘王一身都化尽,一身化尽留英名。

酬你台上来奉请,先王盘王降来临。

  整首贺神歌叙述了盘古王的业绩,把盘古王献身天地的精神刻划得淋漓尽致。唱贺神歌时,场上一人领,众人和,虔诚而又热烈。这些神都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用歌舞表示对神崇拜的同时,也是歌颂劳动人民自己。男子汉说这些神是真正的男人,他们有能耐,能开山创天地,能巧夺天工成为历代师表,他们的精神能鼓舞我们战胜困难。女人们则喜欢看《纺织娘》,她们说纺织娘那捏针捻线的姿式活脱脱一个巧媳妇模样。

  看“跳神”的日子里,村上凡在这三年中生下了男孩子的人家, 都要挑上甜酒到观看场所,送给大家喝,让众人分享他们添丁的喜悦。孩子们则在空坪上做游戏,手拉手儿边唱边舞:“卖龙卖龙车车,还龙还龙愿愿,买个猪头还大愿,大愿不吃猪头肉,买个狗仔来看屋。”童稚之声活跃了“跳神”的气氛,也使大人们从中寻回了自 己童年的记忆。

  庆中秋民俗活动主要是祭祀武则天,以表达村民庆中秋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农历八月十五一到,人们便从祖屋请出武则天的座像,然后抬着座像在村子周游,每到一户,都唱《唐朝国母帝娘》,歌唱罢,户主往座像供香,待每户拜过后,便把座像放回祖屋。跳神, 先跳“功曹”点兵,后跳“开山”请客,此时正值晚餐时分,村子庆贺丰收,到处摆桌子请吃晚饭。跳“令公”时,动作有犁田撒麦、撒谷播 种、打猎游山、校场比武、鼓楼下棋、捕鱼打鸟等,凡农家汉子生产、 生活中的动作几乎都有。

  庆中秋会的跳神舞,颇多女子舞蹈,这或 许与祭祀女神为主要内容有关。其中有《卫皇圣母》(也称《十月怀 胎》)、《孟姜女》、《白马三姑》、《龙母》等。《卫皇圣母》叙述了母亲十 月怀胎的过程,喜悦与痛苦交织,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孟姜女》 叙述了孟姜女万里送寒衣,哭倒长城的故事。《白马三姑》则描写了 一个偷学武艺的姑娘,歌颂她“行侠仗义降强梁”的无畏精神。

  举行庆中秋会民俗活动的村民,多来自山西。他们来此地后, 以烧窑为主,其窑颇负盛名。他们自制傩舞乐器,其中有一种名为 “腰鼓”的陶罐便出自他们之手。那“腰鼓”陶罐的制造史,至今已有 200余年,敲打起来声音洪亮,颇具特色。

  桂林跳神是面具舞。面具是跳神老艺人的珍爱之物。面具制 作极讲究突出形象性,雕工精细,不仅雕出了面肌、五官,还雕以各 种头饰。头饰或冠、或巾、或须、或髻。还要根据各神的性格,绘上 不同的色彩,或一神几相,用几种面具深化人物的性格。雕刻手法 都极为夸张,让人过目难忘。老艺人所制面具之刀斩斧凿的界位、 清爽明晰的线条、色彩鲜明的层次、刀锋犀利的勾勒,极富民间艺 术的特征,使面具图案既严谨又生动,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早 在宋代,桂林面具就蜚声域外,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曰:“政和 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乃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 相似者,乃大惊。”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言之:“戏面,桂林人以木刻木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桂林民间现仍存有不少跳神 面具,其工之巧,确实令人为之赞叹。

  桂林傩舞有悠久的历史,宋代在桂林任通判的周去非在《岭外 代答》中就描写了当时的傩队情形:“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 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 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明朝文人曹学 仓也曾有“箫鼓沸中秋”的描写,可见当时中秋桂林傩舞的风气之 盛。近年来,这一乡间艺术之花经文艺工作者去芜存菁,搬上了舞台,更焕发出了奇异的风采。

分享与传播桂林历史,让桂林人更了解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广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广西论坛 ( 桂ICP备17012448号-6 )|Sitemap

GMT+8, 2024-9-27 12:29 , Processed in 0.43974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广西iso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